信和大金融:消费金融迎来大发展 积极布局正当时
近日,中国政府网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司补位服务》的文章。文章对消费金融行业的社会作用和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目前行业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彰显出国家对消费金融的重视。
信和大金融认为,国家之所以充分肯定消费金融公司在补位银行服务方面的作用,主要是从金融产品创新角度来看的。一般来说,传统银行尚难以触及个人信贷业务,个人消费金融系统则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关目标群体。因此,消费金融在提升消费者个人及家庭生活水平、支持供给侧改革,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前,经国务院同意,央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从培育发展消费金融组织体系、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新消费领域的细化政策措施。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发展纲要,都为消费金融发了大大的“政策红包”。
由此可见,随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消费金融作为政府重点鼓励和培育的新型金融产业,已逐渐进入发展期。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观念逐渐改变,接受创新、推动创新和金融耐受性逐渐提高,对于网络金融产品更易接受,大和云计算使得迅速的远程决策成为现实,加快了传统消费金融产品互联网化的进程。此外,互联网金融形成了资金供给方、互联网金融服务商、消费供给方在内完善的产业链条,互联网消费金融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达到2400亿元,较2014年内同比增长1163.16%。预计未来4年,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将破40万亿元。
对此,信和大金融首席运营官张申认为:中国消费结构正经历一场升级的“变革”,互联网就是要让金融业从“高大上”走向“平民化”,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风控技术,通过创新实现金融的真正普惠化。未来金融在线化的速度要远远超过电商的发展速度。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风口正是消费金融。
值得高度重视的是,消费金融发展环境,也离不开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通过改进支付服务,优化信用环境,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建立消费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信贷风险识别、预警和防范机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想要做好互联网消费金融,实质上还是要做好产品定位,结合消费者偏好和市场需求,推出简单、安全、放心的产品”,张申指出。信和大金融通过不断完善消费金融生态链的业务布局,如清晰的客户分层、完善的场景应用、丰富的跨界流量、完善的征信评估、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不断丰富模型体系、数据挖掘整合能力、专业的服务团队结合,助推信和大金融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健康快速发展。
我们相信,随着一站式投资、资产记账、智能投顾、消费金融、金融M等领域的布局,深耕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信和大金融,将逐渐发展为移动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营造者!未来,信和大金融将带着广大平台新老用户的爱与信任,坚持平台自律,坚持合规发展,不断勇敢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附中央政府网《消费金融公司补位银行服务》全文:
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将产品和服务向三、四线城市下沉,逐步构筑线下网点和线上渠道互为补充的业务网格体系,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业务规模逐渐扩大。不过消费金融公司也面临着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的冲击以及网贷的激烈竞争,还需坚持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培育核心竞争力
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全国已批准开业16家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与银行错位竞争、互补发展,以培养新消费增长点为目标,通过提供额度小、门槛低的消费信贷产品,提升了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
稳步推进特色化经营
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将产品和服务向三、四线城市下沉,逐步构筑线下网点和线上渠道互为补充的业务网格体系,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并通过紧密结合消费场景,积极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合作商户类别从传统商逐步拓展到教育、旅游、健康等新兴消费领域,不断寻求特色化发展。
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重视线下经验,扎根四川本地市场深耕细作,本地合作商户数超过1000家。四川锦程消费金融公司副董事长何维忠说,对线下业务的重视促使锦程能够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差异化定制产品设计,并精细化市场营销。做深线下业务的同时,锦程也在积极尝试线上业务转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招联消费金融公司则确立了纯线上的轻运营模式,通过搭建线上消费场景平台和后台对接合作伙伴等方式,拓展各领域的消费金融业务;苏宁消费金融公司依托股东资源,充分融合线上苏宁易购电商平台和线下全国1600多家苏宁门店消费场景,创新消费金融O2O模式。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消费金融公司发放家用电器、手机数码等耐用消费品贷款余额303.59亿元,装修、教育、旅游、租房、高端等一般用途消费贷款余额666.71亿元。
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杨跃说,在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凸显,随之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替代模仿型排浪式消费,意味着会有更多元的消费需求细分市场和潜在客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金融公司可用新的营销渠道和获客方式吸引客户,并提供个性化的创新产品。
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消费金融公司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中国银监会非银部主任毛宛苑说,消费信贷市场参与主体增多,市场竞争激烈。商业银行借助专营机构与特色网点、网上银行等加大对新消费信贷领域的金融创新与支持力度。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变革衍生了新的业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小贷公司、电商企业等有针对性的抓住中低收入阶层小额消费信贷需求而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诚信环境有待优化,消费信贷发展缺乏成熟的信用土壤。“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征信人群覆盖有限,信用信息难以有效整合导致消费金融公司风险管控难度加大。”毛宛苑说,同时,社会对小额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不够,也加剧了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欺诈风险。
“由于消费金融公司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多数公司在跑马圈地,容易产生盲目提高额度、盲目给商家返佣等现象,对整个市场培育不利。”杨跃说,盈利模式和经营框架也有待完善,品牌形象还未充分显现。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消费金融公司还要坚持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发展之路,培育核心竞争力。
业内人士说,消费金融具有较强的消费场景特征,与消费场景紧密结合有利于消费金融公司切入客户实际的信贷需求。同时,消费金融公司也应适应客户消费习惯,围绕改善客户体验进行产品创新与运营机制创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今后,消费金融公司可考虑改变单纯依靠利差收入获取收益的盈利模式,通过提供融资之外的信息中介等服务增强客户黏性,提升服务的增值空间。
守好风控“生命线”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消费金融公司平均不良贷款率为4.11%。毛宛苑说,因为消费金融公司具有“无抵押、无担保”“小额分散”、面向中低收入者的特点,风险处于合理可控范围,但仍需牢筑风险防线。
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陈鸣说,苏宁消费金融成立初期就遭遇过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的双重冲击,这也是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为此,苏宁消费金融构建了“任性云控”系统,融合了贷前审查、贷中监控、贷后管理等功能。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全流程反欺诈防控体系,加上人脸识别、实名认证、银行卡认证等多种手段,“任性云控”基本实现了对信用风险的动态管理、对欺诈风险的多维防控。
“作为线上运营的消费金融公司,高效实时的互联网风控能力是招联稳健、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章杨清表示,当前,消费金融领域竞争激烈,可能的后果就是客户多头负债,从而会导致行业过度授信,这是最大的风险。随着客户进一步下沉,未来的不良率将可能有所上升。需要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做好质量和规模的平衡。
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杨芮建议,通过大数据征信等手段完善征信系统,建立消费金融平台联盟,破解发展中遭遇的信息孤岛难题,提升消费金融公司的风控水平;同时,消费金融公司需培养用户良好的分期消费习惯,带动用户珍惜自身的信用记录。
编辑: